宁夏养老认真关于未来养老,你真的认真思考过吗?

要有多少存款才能体面养老? 现在的情况是,关于辅助养老的各种东西是多了起来,但前提条件还得是:你有钱。 前段时间,去深圳参加一个茶话会,分享关于家庭养老和育儿的理念。 一个自主创业的人说:“我妈70岁了,我还和她说,妈,你才70岁,去
原标题:关于未来养老,你真的认真思考过吗?要有多少存款才能体面养老?现在的情况是,关于辅助养老的各种东西是多了起来,但前提条件还得是:你有钱。前段时间,去深圳参加一个茶话会,分享关于家庭养老和育儿的理念。一个自主创业的人说:“我妈70岁了,我还和她说,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当时,台下一片哗然;当时,所有人都很惊愕。“你都这么大腕了,市中心大平层住着,为什么还让70岁的老母亲出去打工啊,这也太不孝了吧。”他解释说道:“其实你们不知道,老年也需要忙,也需要存在感和目标感,也需要一份工作,体现价值。”听完他的演讲,我被深深折服。很多人把让老人退休后享清福,理解成了“把老人供着养着,让他们混吃等死。”于是让他们呆在家里,大眼瞪小眼,无所事事。往往看起来的至孝,其实是不孝。当然,我们还分享了很多其它关于父母养老和育儿的观念,都很有道理。最近,胡润发布了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白皮书。我结合这份白皮书,详细说说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养老与育儿理念。不久前,胡润百富发布《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先解释一下什么叫高净值人群:指的是资产净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群,通俗来说,花一万块钱不会心疼的人。这份白皮书中,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高净值人群中,三大最核心的需求在于:(1)自己的健康与发展,(2)父母健康,(3)子女教育。有了钱,并不是拿着钱去享受,挥霍。反而更加急切的思考,如何维持自己的发展,如何教育好子女,养育好父母,家族传承意识愈发明显。这好像和我们印象中达到财务自由标准的人们不一样,有钱了,并不意味着轻松、放任自流,享受。相反,比你有钱的人,更重视子女教育、父母健康,也更重视家庭。这份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每个高净值人群的家中,有3位平均年龄超过73岁的老人需要抚养。和我们差不多。曾经的独生子女,现如今大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中国社会进入421家庭模式,两个小夫妻,需要养育4个老人和1个孩子。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也许可以给我们自己一点启示。(1)购买重大疾病商业险很久之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作者是北京人,北京有房,东北有房,一年的收入是他夫人、岳父、岳母的收入总和,典型的中产阶级,典型的高净值人群。一场感冒,大概一个月的ICU治疗,被逼迫到卖东北房子,卖北京房子的地步。你要知道,ICU一天的治疗费用就是6万到10万,等于是一个普通基层公务员一年的工资收入了。每个人都有得大病的概率,尤其像一些恶性疾病,例如肿瘤,器官衰竭等。这类病,要么不治,一治,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治疗费用。相比之下,最基层的全面医保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报销非常有限。别说一个普通人家,就是一个中产阶级,一个高净值的家庭,一场大病,随随便便就能压垮。所以,高净值人群非常注重给父母购买重大疾病的商业保险。一旦得病,医保报一层,商业保险报一层,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至少,不至于一个人得病,毁掉一个家庭的未来。这对我们普通人的启示在于:每个人面临的风险都是一样的,病魔不会管你是普通收入阶层,还是高净值人群。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到的。把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疾病保险,把疾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无论是什么人,我们都有义务不让自己成为家人、朋友的隐性炸弹,一炸,就是一家子的未来。(2)不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朋友玮玮是两家化妆品店的店主,年入在百万以上,两套房,可以算得上是标准的高净值人群。生了二胎之后,她很纠结,要不要让母亲过来带小孩?倒不是怕请不起保姆,而是觉得母亲究竟是母亲,带自己的外孙女,肯定会用心很多,而且也让自己放心。但她也非常担心,带两个孩子,是一项任务很重的活儿,需要很多的精力、时间和耐心,老母亲带孩子,能不能撑得住呢?玮玮找老公商量:“要不要让我妈过来带孩子?”老公一口气回绝:“不行,决不能让父母老了之后专门为我们带孩子。”宁可花高价钱请好的保姆,也不能让父母老了之后还要专门带孩子。山东有位李阿姨,63岁了,退休了,本来日子过得充实而且轻松,平时上上课,跳跳舞,时不时还能出门旅旅游。后来,自己的独生女儿生了孩子,李阿姨不得不过去带孩子,每天累死累活,伺候孩子吃喝拉撒,而且自己是山东人,住在武汉,买菜听不懂武汉话,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李阿姨原本想着可以休息一下了,结果女儿又怀上了二胎,李阿姨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操持家务,得了中度抑郁症。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帮自己带孩子,最好是全职,专门给自己带孩子,自己就可以忙着工作,忙着旅行,忙着浪。这是一种很混蛋而且很蠢的做法。带过孩子的都知道,带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长大到可以上幼儿园,有多么辛苦,多么劳累,需要多么大的精力、时间和耐心。这些,年轻人都未必撑得住,更何况是老人。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超出老人的能量极限。孩子没带好,老人病倒了,两头忙,更惨。最重要的是,老人身体机制已经相当脆弱,容易得病,容易一劳累,大病小病一起来。我就见过带孩子引发心脏病的老人,当晚去世。不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是为人子女的基本义务。也许你无法像高净值人群那样,花大钱请保姆,你必须要依赖一下父母,但你一样不能让父母成为专职育儿保姆。孩子是你的孩子,养育是你的责任,别把这份责任全部转嫁到老人身上。(3)支持父母工作出人意料的是,高净值人群非常支持自己的父母退休后去工作,做一些公益或社区类的工作。有些人很难理解:明明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父母出去工作。为什么呢?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目标,并且积极付诸实施的人,早死风险比其他人要低50%。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里克研究后得出一项结论:“有目标感的老人,生存意识更加明显,健康管理更加有序。”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则发现,生活中有很强目标的老人,患大面积脑梗塞的可能性低44%。千万不要以为老年人退休了,就应该什么事儿都不干,每天溜达溜达,打打太极拳,散散步,这就是让老人享清福。不然,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更容易得病,死亡风险更大。相反,退休后,有工作(当然,指的是劳动强度在承受范围内的工作)的老人,会更有存在感,更有目标和成就感。他们心底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吃闲饭,也没有废掉。自己的存在,对于家庭,对社会,依然意义巨大。所以,对普通人来说,真的不要强制性地让父母享所谓的“清福”,支持他们工作,支持他们找到退休后的晚年生活管理,这才是真正的孝心。而且父母工作,有一部分收入,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份支持。《富人对退休的重新定义》是巴克莱财富曾经非常著名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富翁都不打算退休,计划一辈子工作下去。要不要看看那些还没退休的超级富豪?平均年龄超80岁。第一个你会想到李嘉诚?他在即将满90的高龄才退休,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纵观世界,你就会发现,在七八十岁还没退休的富豪一大堆。第二个,你会想到沃伦·巴菲特?88岁了,还有他的搭档芒格,每年吃着糖果开Party开成世界级。这世界就是这么奇怪,还有这么多七八十岁没退休的富人,而我们大部分人都盼着60岁退休!以色列的一位治疗师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服务,向他求助的患者里98%在得到财富自由后仍然继续工作,有些人是为了找到生活的意义,而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她说:“财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比我们以为的要小得多。人们幻想的那种不需要工作的理想状态,其实并不能让他们在实际生活里感受到的意义、激励和满足。”此外,工作跟社会地位是紧密联系的。试想一个曾经在职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退休后被别人问起“你现在在干嘛”,也是颇为尴尬。而事实上,那些退休人士又怎么看待自己的退休生活呢?“退休后的生活无聊到爆。”确实,真正谈钱的倒是很少。高中时,我们想着到了大学一切就都好了;上了大学,我们想着毕业找到工作就好了;开始工作后,我们在等候第一轮加薪,加薪过后是等第一次升职。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次次期盼中度过。大部分人的人生期待都由一个又一个的结点组成。我们不断地从一个目标过渡到另一个目标,从无比期待到达成期待。看似顺利,但短暂的喜悦过后,包围我们的仍旧是新一轮的焦虑。一直以来,支撑我们的是功利性的短期目标,而非一个信念式的、精神式的价值导向。功利的目标可以支撑我们走完一小段人生,但无法很好地贯穿我们整个人生,引导全局。而另一部分人呢?他们不用功利的、僵硬的职业观捆绑自己,尝试用更深刻、更有意义的价值观来驱动自己。所以,这个世界的状态是:越是有能力悠闲的人越是选择忙碌;越是不想上班的工薪阶层越愁退休金到底够不够。越有能力的人越忙碌,越忙碌的人赚得越多,钱越多则决定了他们可以利用更好的资源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一旦你不再工作,就失去了这个定位的坐标,会让人无所适从。一个退休的朋友就说,你可以每天去看电影逛商场见朋友甚至四处旅行,但真的两个月就会腻了,毕竟这些年也一直在旅游,你想想还有哪里是你退休后没去过的?尤其是这种玩耍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成就感和责任感的情况下,只会让你感到生活漫无目的。唉,年轻的时候天天想退休,真退休了想上班。果然,他退休后自己开公司到处开会,不亦乐乎。巴克莱财富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永不退休者”现象正在社会上涌现,全球约超过60%的富裕人士都选择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嗯,你在计算退休养老金的时候,总是有人想着创造财富,养老需要考虑吗?天哪,我就根本没有老啊!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现在据说也有政策鼓励老年创业,搞得人很是惶恐。你说年轻时都没敢创业,老了就可以了?很多事情是顺其自然地延续,那是容易的。但是突然老了,要做一个重大突破,那还是小心为宜。我认识的一对老人,当年他们50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创业的好时机,他们就离开了台湾老板的公司,自己创业了。因为本来就积累了很多相关经验,所以创业很是成功。但是60岁的时候,他们又卖了公司当起股东,然后去了行业的其他相关公司做顾问,拿起了固定年薪。现在快70岁的老人说,开公司的辛苦只有自己才知道,但不干事的无聊自己也知道。当顾问既轻松又有价值感,还拿着丰厚的薪水,就干下去了。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儿子带着孙子老早移民了,他们老两口还在上海。看来,养老也在乎老有所为,把希望寄托在哪里,都不如寄托在自己那里踏实。我就希望,什么时候退休,可以自己选择。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gjrXMKRXw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