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后“送鱼礼”,新媳妇要“送端午”_烟台_婆家_节令

文 | 邹天汉 许桂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烟台一带很少能见到糯米,过端午包粽子,用的是当地种植的黍米(大黄米)与黍谷子米(小黄米),也常用一种白黏玉米经舂捣出来的玉米馇子包粽子,吃起来艮盈盈的。有时也把大黄米或小黄米、白黏玉米馇子兑在一起包

文 | 邹天汉 许桂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烟台一带很少能见到糯米,过端午包粽子,用的是当地种植的黍米(大黄米)与黍谷子米(小黄米),也常用一种白黏玉米经舂捣出来的玉米馇子包粽子,吃起来艮盈盈的。有时也把大黄米或小黄米、白黏玉米馇子兑在一起包,用绿豆或豇豆做馅料,角和心仍嵌入五六颗红枣,吃起来味道也好。

人们多在端午的头一天包粽子,米淘洗干净,浸泡一上午,下午包好,煮熟,第二天端午节早晨起来吃,不凉又不热,别有滋味。旧时没有冰箱,把粽子浸到刚打上来的井水中,早晚各换泡一次,可保存一个周不变质。

端午节,新媳妇要送节令,也叫新媳妇“送端午”。

端午节前的一个月里,新媳妇要回娘家包出几百只粽子,连同一定数量的烧饼、酥饼子和鸡蛋一起带到婆家,分送给族人与四邻。若新媳妇拿的粽子不够分,婆家要搭配上若干,一起分,这叫“露脸”。新媳妇送端午的食品还要返还一小部分给娘家,这叫回礼。回礼的食品,娘家也要挨家分送,让族人与亲戚邻居共同分享结亲的喜悦。

在烟台,新媳妇送端午,有“公公的冬(至),婆婆的清(明),端午节里浑家争”的说法,意思就是新媳妇送冬至节,除了送节令当送的物品外,还要余外给公爹买点随身用的东西,如一件上衣或者一双鞋等,这就是“公公的冬”;“婆婆的清”也有同样的寓意。这个“清”,还包括若妯娌多的家庭,婆婆要一碗水端平,处事要清明。“端午节里浑家争”,是说新媳妇送端午除了拿粽子、烧饼与酥饼子外,还要余外给小姑子、小叔子意思意思。

送端午,还有“给自己送端午节”的说法,即别“耽误”(“端午”谐音)自己的大事(怀孕生子)。按旧习俗,刚结婚的新媳妇不能在婆家常住,等到送节令时,才能到婆家住上几日。

端午节一般在阳历的六月份,二十四节气的小满之后,按烟台地界沿海鱼群回游的情况,有“小满鱼齐”的农谚。这时,做晚辈的要给父母或岳父母“送鱼礼”,这是子女行孝的一种方式。送鱼礼要送当地最好吃的鲜鱼。莱州要送大良鱼,且有“不吃良鱼不算吃鱼”的说法;老黄县(龙口)与蓬莱要送红鳞加吉鱼,蓬莱人也称“镰头子鱼”,在无红鳞加吉的情况下,也可用黑鳞加吉(燕瑁)来代替,肉虽然软一点,但味道也很鲜美。

送鱼礼要在端午节前后送出,但与新媳妇送端午节的习俗并没直接的联系。加吉鱼吃完了,把所有的鱼头骨收集起来,能插成一个俗名叫“犁犁嘎嘎”的饰物与玩具,用绳吊在旧住房偏间冲门的大镜子上,形似展翅飞翔的大雁,颇美观。做“犁犁嘎嘎”应节令,还能享受手工制作的情趣,故当地人乐此不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3jA2r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