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英会是干嘛的那些海外“精英”为什么死也不回国?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位的一位领导使尽浑身解数,甚至动用了来查阅资料的外国学者的力量,终于如愿以偿地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国外,引来单位里无数人的羡慕与嫉妒。 但不久之后,噩耗传来:其子在比利时卧轨自杀。 据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一把
原标题:那些海外“精英”为什么死也不回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位的一位领导使尽浑身解数,甚至动用了来查阅资料的外国学者的力量,终于如愿以偿地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国外,引来单位里无数人的羡慕与嫉妒。但不久之后,噩耗传来:其子在比利时卧轨自杀。据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一把雨伞遮住自己的视线,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向疾驰而来的火车。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就这样孤零零地惨死在异国的土地上。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宁死也不回国呢?据一对知情的老知识分子夫妇所说,他其实一直无法适应国外的生存环境,曾一再向家人表达回国的意愿,却遭到父亲的百般阻挠。他的父亲出生于穷苦的农民家庭,靠着自己先天的聪明才智与后天的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研究生,并且最终坐上了国务院直属机构局级领导的宝座。如此成功的一生使他产生了这样的人生信念:有志者,事竟成,并将其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于是便对儿子放出了狠话:不管多难,你都要在国外坚持下去,就是死也不能回来。我想,在以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这位领导一定无数次的后悔、流泪,为自己失落的出国梦,更为以生命为代价力图实现这一梦想的骨肉至亲。尽管有着如此惨烈的前车之鉴,向我讲述这个故事的夫妇却一直鼓励我出国。他们不断地向我宣扬着中国的种种坏处,外国的种种好处,并且得意地向我炫耀他们的独生女儿在美国的生活照。照片中的女儿美丽大方、英姿勃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背景中宽敞的洋房、翠绿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加上这对夫妇动人的画外解说,一幅天堂般美妙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不自觉间,我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美国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在这对夫妇的反复鼓动之下,我先是到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后又辗转来到加拿大定居。出国后,我很快与他们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却吃惊地发现,原来她的生活并不象她父母所描述的那般美好。她硕士毕业后没有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谋得一职,还是靠着婚姻这条捷径才勉强留在了美国。结婚生子后,更是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做起了家庭妇女。凑凑和和的婚姻以及枯燥乏味的生活使她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而在当时的中国,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忧郁症为何物。每次我们通电话,她都向我抱怨美国不是个好地方,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这里生活没有意义。更加不幸的是,在她42岁那一年又因胃癌不治而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加上丈夫长期不忠所导致的夫妻不睦,彻底粉碎了母亲晚年的希望,一个月后,她竟然也因胰腺癌而病逝。那么,她既然这么不喜欢美国,为什么不回国呢?我很遗憾当年没有和她认真探讨一下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如今已是死无对证。我只能根据自己在北美生活十多年来所见所闻的众多真实案例,对海外华人在国外真实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为什么死也不回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无可否认,在海外华人中的确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自认为自己在国外混得还可以,以致乐不思蜀,甚至有一些人恨不得斩断与中国的一切关联,他们当然死也不回国。同时,更多的人却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故土,却因种种难以与人言的苦衷而滞留国外,抱憾终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费尽心机才来到国外的华人们又产生了打道回府的想法呢?总体来说,中国人移居国外,有些人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也有一些理想主义者是本着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的渴望而来到国外的。出国后,这两种人都会对西方社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幻灭感。主要原因是国外生活的艰难,使很多人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居不易之感。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想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下去,首先需要的是一份工作。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就连土生土长的西方白人都深感一职难求,更何况是这些操着洋泾浜英语的中国移民。在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中,几乎所有人的移民生活都是从打labour工开始的。在加拿大,餐厅、清洁、劳工、保安、零售及出租车司机等所有低级的体力劳动岗位上,都充斥着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各国移民。这些高学历的外国移民,在本国都是经理、医生、教授、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来到加拿大后却被一下子打到社会的最底层,做着本地初中生都不愿意做的低级体力劳动。这些人中那些英语好、专业好、情商高、运气好或有关系的人,或许会在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后,逐渐找到中低级的办公室工作,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将被加拿大社会永久地订在低端体力劳动者的位置上,只能将翻身的渺茫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了。但在发展停滞、阶层固化甚至经济负增长的加拿大这又谈何容易!我就认识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来加已经十几年了,却一直从事低端体力劳动。这样的例子,在加拿大笔笔皆是。有人调侃说加拿大有着全世界学历最高的出租车司机、餐厅服务员与体力劳动者。怪不得人们纷纷发出加拿大,艰难大;多伦多,苦难多的感叹。就连加拿大一些主流媒体都不得不承认,移民的加拿大梦日益黯淡,加拿大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底层阶层(immigrantunderclass)。因此,在包括中国移民在内的各国移民中普遍流行着压抑、沮丧、无奈与绝望的负面情绪,各种肤色的移民们在网站上肆意发泄着对加拿大的失望与不满。这些在母国的优势群体,在登陆加拿大的一瞬间便迅速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如此巨大的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坦然承受的。在加拿大,不管你做的是什么工作,都丝毫不敢稍有懈怠,因为失业的命运会随时降临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上。在举目无亲的外国,失业的痛苦苦不堪言。于是,为了保住一份糊口的低薪工作,人们往往要忍受种种屈辱。中国人的观念里,稳定的工作与和睦的家庭是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在西方工作求生即已如此之难,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华人自然对家庭更多了一份渴望。然而,结婚成家,娶妻生子,在西方国家却也绝非易事,可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海外留学“拖”就大量优质剩男剩女,从而给海外华人的个人生活造成了无尽的烦恼。大部分中国人对西方缺乏全面了解,所以出国前对国外总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从未预料到出国可能导致的职业风险以及对婚姻家庭可能造成的冲击,他们只是一个劲儿地要出国,等出国梦实现之后才猛然发现需要面对现实的婚姻家庭问题。23岁出国的祝越说:“我当时只想着要出国留学,根本没有考虑过个人问题,我觉得出去了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真到了美国两三年之后,才发现婚恋问题才是真正烦人的问题。32岁的杨小姐也为婚姻问题所苦:“出国前,从未觉得留学有什么风险,但是现在觉得确实像是一场赌博,不管是回去还是留下,对于未来我都毫无把握,到了这个年龄,不管怎么选择都有种进退两难的感觉。”她反思道,“很多人都说,即使不留学你一样要面临婚恋风险,但是相比与留学所付出的艰辛,我有时会问自己这段经历值不值得?大量的事实证明,出国留学成为个人婚恋问题中的一张“风险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遗憾的是,在人们疯狂渴望出国的同时,却很少有人冷静评估出国给婚恋带来的风险。在海外找到合适的婚恋对象到底有多难?留美数学博士Alex用数学算出了北美留学生在一年内找到女朋友的概率大概是0.171,而跟这个女朋友结婚的概率用贝叶斯法则计算出来的结果仅是0.056。相对于女人而言,中国男人在婚恋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可供选择的中国单身女性实在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由于语言、文化与种族的差异,亚裔男子往往不是白人女性择偶的首选。曾红极一时的凤姐在来美后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把美国人民当作亲人,却在这里受到了种族歧视”。她自称在美国“什么样人都见过,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只要不结婚什么话都好说,所以我说这也是然并卵的东西。要约炮什么货色都有,帅的,高学历的,年轻的。金发碧眼一米八,妥妥的高富帅,一说结婚全跑了。有的一跟我说话就是,我们sex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我对结婚没有兴趣。”凤姐终于认识到,在美国你可以有各种梦想,只是不能梦想在这里结婚。即使是那些幸运地找到白人丈夫的中国女人,由于文化、个性等差异,也难免离婚的最终结局。根据法国移民局的数据,白人男子和亚裔女子的离婚率竟高达77%。那些还在跨国婚姻中苦苦挣扎的人,也对当初自己的选择悔之不已。嫁给加拿大成功人士的著名演员袁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婚后才知中国男人有多好。华人在海外找对象为何如此之难?又究竟难在何处呢?《非诚勿扰》节目组编导之一曹瑶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很费解,“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优质留学生找不到对象,特别是男生!”从表面上看,学业负担、工作不稳等生存压力与生活圈子过于狭小往往成为海外华人单身的主要原因。但是,更加深层的原因是,西方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西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男女青年相识相知,组织维持家庭设置了重重难以逾越的障碍,使得相当多的西方男女知难而退,完全丧失了结婚成家的意愿与能力。隐身于人种混杂的市井间,藏匿于私事不相问和自由万岁的民俗里,剩男剩女的事沦为“PRIVACY”,旁人自然无从妄评,自由社会也只作壁上观。……即使本族人,异国生活的不易,也使得大家各为生存奔忙,聚散无常,不少人已腾不出更多时间精力,热捧着一颗心来当红娘了。或者从根本上说,已为这个社会流风所袭,不愿对人家私人事务多加置咀了。民风和社会风气一变。在这样的社会里,剩男剩女店名招牌已经连根拔起,统统让自由之风相携而去。剩男剩女问题,天生与这种社会无涉。你珍不珍藏为一家隐私,WHOCARES?总而言之,我们的婚姻环境,已经被一架飞机彻底置换了。从一个向往‘宜室宜家’的社会,到这个婚姻各取所便的社会。我们的婚姻基础,已经被这个社会的文化海洋涤荡着,无声无息地侵泡着……我们的文化里,一只天空落队单飞的孤雁,会让我们的眼里掠过一丝凄惶。异国的天空,不应该成为这些剩男剩女单飞的场所,梦断的地方。”既然海外生活如此艰难,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阻挡了海外华人归乡的脚步呢?01原因之一:国籍绝大多数海外华人为了求职就业或旅游方便等现实考量而加入了外国国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凡加入外国国籍者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于是,绝大多数海外华人一时间成了法律上的外国人。作为外国公民,海外华人就连回国探亲、旅游尚且需要办理签证,若要回国定居又谈何容易?十几年前,我认识的很多华人在拿到加拿大国籍后立即返国。那时的中国对国籍与户籍的管理尚不甚严格,且由于他们的身份证和户籍尚在,也就在国内混了下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危机所造成的西方的逐渐衰落,后悔加入外国国籍的人数大增。在西方社会谋生日益维艰的大背景下,人类天生的爱国思乡之情越发浓烈。大量的海外华人都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他们急切地向党和政府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双重国籍、给海外华人发放绿卡或海外华人身份证,承认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天然血缘联系。如果海外华人不是归国思乡心切,又何苦煞费苦心地谋求中国绿卡和国籍呢?我想,如果中国政府真能满足海外华人对于中国国籍的强烈诉求,国籍障碍一除,归国华人的数量一定会猛增。02原因之二:工作我认识的很多海外华人包括我本人都非常想回国生活,却不得不面对有国难回的尴尬。回国并不是买一张机票飞回去那样简单,除了国籍的限制,还有一个回国之后如何谋生的问题。国外生活的艰辛,不是国内同胞所能体会的。为了在国外生存,很多海外华人不得不放弃自己所学多年的专业,根据市场的需要重新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道路。于是,律师变成了管道工、教授当上了锅炉工、电脑工程师化做了卡车司机。不出几年,他们的专业知识老化了、专业技能生疏了。如今已身无长计,且已四、五十岁的他们在国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且不说在不能衣锦还乡情况下的这种落魄而归,需要多大的勇气,仅是回国之后的生计问题,就已经使得他们愁白了头。少小离家时,他们是豪情万丈的人才精英。如今两鬓斑白的他们,早已被资本主义社会彻彻底底地改造成了身心俱疲、满身创伤的普通劳动者。03原因之三:家庭很多海外华人都有家有口,在配偶就业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诸多不便,也阻碍了海外华人归国的脚步。如果回国,老婆的工作怎么办?孩子的教育怎么办?不会说汉语的孩子在国内上学能跟得上吗?没有钱能上得起国际学校吗?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不得不让很多海外华人忍痛放弃回国的打算。04原因之四:退休金八、九十年代出国的那批华人,工作时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他们出国时已经年龄老大,在国外折腾了几年才算勉强找到一个比较像样的工作,很多人此时已年近半百。此时回国,两边的退休金都拿不到。这国您说还回得去吗?爷们,我今年都五十了,在美国都蹉跎了大半辈子,能说海归就海归吗?我在美国交的那老些税,白交了吗?赶上你哪天感慨人生苦,有人噎你一句,说苦谁让你活着来着呀,你怎么不死呀。要是能重新活一把,海外有多少人还会盲目地往美国这条河里跳。”关于作者:李建宏,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历史研究,加拿大政府公务员,本文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GB8Md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