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戏录《延禧攻略》不止看到了宫斗戏,更看到了于正东方新美学

《延禧攻略》自7月19日开播以来,热度口碑持续走高,据于正说这部清宫戏没有争宠、偷情、堕胎,而是将故事情节的部分放在了中国传统工艺上。于正表示自己之前拍的清宫剧虽多,但将东方美学与清廷文化相结合,深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禧攻略》却是第一
原标题:《延禧攻略》不止看到了宫斗戏,更看到了于正东方新美学《延禧攻略》自7月19日开播以来,热度口碑持续走高,据于正说这部清宫戏没有争宠、偷情、堕胎,而是将故事情节的部分放在了中国传统工艺上。于正表示自己之前拍的清宫剧虽多,但将东方美学与清廷文化相结合,深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禧攻略》却是第一部。而且于正一改以往不分场合的五彩缤纷,此次《延禧攻略》竟然破天荒地抛弃了阿宝色,选择了高级灰,没有多么辉煌色彩渲染,却营造出了苍穹之昴的感觉。服饰颜色也不再是“西红柿炒鸡蛋”,庄重典雅的冷色调,清爽又赏心悦目。顺便讲一下剧情,此剧中的女主魏璎珞的历史原型是乾隆皇帝的孝仪纯皇后,从奴才出身到最后的宫斗赢家,一生可谓传奇。这女主角设定一点都不圣母玛丽苏,反而全程是你惹我我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酷炫狂霸拽!刷过《还珠格格》,看过《甄嬛传》,再到《延禧攻略》,其人物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发现了没?《延禧攻略》中吴谨言所饰演的女主魏璎珞就是《还珠格格》中美丽善良的令妃娘娘的少女时代,佘诗曼饰演的富察氏娴妃便是《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太后便是《甄嬛传》中的甄嬛,富察傅恒便是《还珠格格》中的福尔康之父。除了宫斗剧情外,《延禧攻略》剧中还呈现了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缂丝、点翠、珠绣等工艺,服装饰品非常精美。据说剧中的服饰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小到“小两把头”发型、“一耳三钳”、绛唇妆,大到服装设计、场景道具的陈设等,都力求贴近史实。不仅如此,他们还根据每个人物,提炼出了各个角色的性格色彩,并贯穿于道具、服装细节之中。文化在剧中,剧在文化中最为惊艳的,还是人物的衣物和打扮上。《延禧攻略》作为一部高度还原的清宫剧,为打磨该剧所符合的“历史原貌”,无论是质感高级的服装还是精美细巧的饰品,都是于正携团队走访民间,邀请传统匠人手工制作而成的,还专门找来了曾在故宫担任文物修复工作的绣娘,为剧组缝制衣服。缂丝、打籽绣、盘金绣、手推绣展尽匠心独妙和历史的沉淀在《延禧攻略》中,通过手工匠人复制还原的点翠、烧蓝、通草、绒花等手工艺饰品,在一般的古装戏中很少出现,但却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清宫中的妃子们青睐的饰物。刺绣、缂丝剧中服饰上,大量融入了中国古法刺绣元素,包含缂丝、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等多种刺绣工艺。除刺绣的运用外,剧组还根据人物性格用心地为剧中的每位娘娘设计了不同图案的缂丝团扇,缂丝工艺是中国丝织工艺中的顶级艺术,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着“织中之圣”的美誉,可见用心。绒花秦岚饰演的富察皇后,历史记载富察皇后提倡勤俭,不饰金雀钗玉搔头,只以通草绒花点缀。所以剧中,皇后清新素雅,也没有夸张的头饰。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唐代即为贡品。清末民初流入民间,主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际逢婚嫁喜事时佩戴绒花。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翠在众多金银首饰中,运用点翠工艺装点的饰品最为精巧秀丽。在剧中,喜欢佩戴点翠头饰的妃子,往往地位比较高,性格比较凌厉,搭配的服饰也更为华贵。像女主魏璎珞还是宫女时,服饰发饰极其素淡,后面步步高升之后,终于能佩戴精致的点翠了。翠最早见于汉魏时期,明清时期广为流行,于乾隆年间工艺达到顶峰,多见于宫廷权贵之家。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鸟羽毛属于有机物,一百年左右便会褪色。这种技法呈现的效果虽然美得让人窒息,但据说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病死的翠鸟羽毛一般还不能制作好的首饰。因此,即使制一朵头花也要牺牲很多只美妙的小生灵。当然,出于环保,用的并非真正的翠鸟羽毛,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但其做工之精致真的堪称业界良心了,看着就很上档次。耳饰:一耳三钳剧中特别让人想点赞的地方就是“一耳戴三钳”。满族旧俗,女孩儿出生后,一耳穿三孔,戴三钳,称为“一耳三钳”。富者用金、银、翠、玉为质,贫者以铜圈充之。清代宫廷后妃及民间女皆此妆束。根据史料记载,在乾隆四十年选秀女时,规定了每个满洲妇女都必须要在每只耳朵上面扎三个孔,戴上三只耳环。所以在过去的满洲贵妇的画像上,她们都是“一耳戴三钳”。剧中人物的造型,都遵循了清朝满洲宫内的规矩,耳饰上也严格地用了一耳三钳。而所佩戴的耳坠,差异就大了,皇帝的后妃耳坠都是金龙蟒衔东珠各2颗,而且东珠的品质会有差异。皇子福晋,以及贵族夫人的耳坠,则是金云衔珠2颗。其实之前很少有古装剧能够考虑到这个细节,但是这部剧里面的皇后、妃子们都尊崇了这个习俗,这一点上还是很用心了,也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沿袭吧。领约在《延禧攻略》中,频繁出现了一种,在以前清宫剧中几乎从未出现过的饰物——领约。以前的清宫剧里,后宫嫔妃脖子上要么佩戴朝珠,要么围着白色领巾,或者佩戴各种玉佩珠链,而领约几乎没见过。领约,清代乾隆朝规定,是后妃、女贵族们,穿朝服时佩戴在朝袍披领之上的饰品。领约形似项圈,金银打造,上面通常要镶嵌各种珠宝玉石,当然,上面所饰的东珠数、两端所垂绦色,都用来区别等级。压襟在清宫剧里,最有看头的,还是娘娘们胸前的压襟。因为挂在胸前最显眼。压襟可以玩的花样就比较多了。真正的压襟,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端是单条带钩的银链子,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是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则银链缀着各种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压襟不仅可以令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行走时还会发出轻柔悦耳的声响,听之令人心生愉悦。而作为女主的魏璎珞,所佩戴的压襟种类比较多。刚刚入宫的时候,她还只是个普通的宫女,而宫女是没有珠玉压襟可以佩戴的,她们胸前挂的,是绣坊宫女的宫牌。可见,妃嫔身上的珠玉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仅象征地位,还是妃嫔内心的体现。云肩云肩是古代女性披在肩上的装饰物。最初只是用以保护领口和肩部的清洁,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物,多以彩锦绣制而成。在中国服装史上,云肩是平面与立体设计巧妙构思的典范。云肩从隋朝以后发展成为一种衣饰,它围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代时,云肩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婚嫁时成为青年妇女不可或缺的衣饰,发展到后来,云肩多在岁令时节令或婚嫁时佩戴。除此之外,剧中炉烟、宫灯、字画、手工品等都不仅仅是道具,多数都是真的古董或出自传统手艺人,如此巧夺天工的小物件、小摆设展现了整个团队对作品的态度和对历史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还看到了传承了5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打树花作为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特色古老节日社火,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当富贵人家放烟花庆祝节日时,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金黄色火花盛开的热闹气氛。这项的非遗文化通过《延禧攻略》的再现,将会让更多人知晓它,传承它。精美绝伦的服化道背后,是一颗颗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的手工艺人的匠心,也体现了《延禧攻略》剧组对于中华传统手工艺传承、弘扬的初心。创作者的用心,观众是看的到的,希望这部剧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电视情节,而是让我们更了解中国文化历史、中国所有的美。好的,说了那么多,小编决定pick这部剧了!这将会是于正的翻身之作嘛?看看再说吧~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oRr8qPnB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