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中的古驿道潮州土楼、古驿道,都藏在这山清水秀的小村落里

土楼,一般指的是福建客家民居的的典型形式。但是在与福建相邻的潮州饶平一带,也分布着不少具有潮汕特色的土楼。 潮汕土楼的外观有圆形、八卦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几种式样,圆形土楼数量最多。光是饶平一县,就有环形土楼656座。它们兴建的年代,大多数在
原标题:潮州土楼、古驿道,都藏在这山清水秀的小村落里土楼,一般指的是福建客家民居的的典型形式。但是在与福建相邻的潮州饶平一带,也分布着不少具有潮汕特色的土楼。潮汕土楼的外观有圆形、八卦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几种式样,圆形土楼数量最多。光是饶平一县,就有环形土楼656座。它们兴建的年代,大多数在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与当时多山贼海寇侵扰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永善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北部山区“茂芝会议”红色圣地的上饶镇。村落四面环山,青山绿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一条永善溪,从村头自北流向南,至陇衣山脚折向东北,形成“U”形溪道。四百多年前,村上的先祖们在这个“U”形溪道的转弯处,用干石垒筑堤坝,在坝上先后建成了“南阳楼”,“福海楼”、“东华楼”及环楼围屋数十间的土楼群。土楼群“盛开”于山谷之中,背山临水,地形开阔,以南阳楼为首的前三座鼎足而立,组合成一巨大的“品”字形。该土楼群“盛开”于山谷之中,屹立在青山绿水、田园风光间,呈碉堡式圆楼,视野开阔。古朴的围楼以南阳楼为首,与福海楼和东华楼相邻,形成一个巨大的“品”字形,呈三足鼎立之势。每逢雨天发洪水时,群楼被洪水包围,极像三粒水波泡,所以又被称为“水波楼”。为首的南阳楼,至今已六百多年历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三层半,墙高11米半,二进二环围的布局。楼内生活设施齐备,兼有防兵乱,防械斗,防盗,防兽,防旱,防洪,防火,防地震等多种功能。它既是客家民居建筑的奇葩,也是饶平655幢土楼寨中至今保较较为完好的一处。南阳楼以黄泥土夯成,是一所环廊式的建筑,门楼上方有凹刻的“南阳楼”三字,楼内共有房屋26间,中心处设有圆形广场,水井一口,圆形广场上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与微风的抚摸下轻轻舒展。楼的内部以木结构和灰瓦组成,楼房朝里围成环状,楼道通廊式与房间单元式结构相结合。土楼所有房间面积都是同样大小,整体划一;楼内所有房门和窗户均朝向天井,阳光充足,空气畅通,冬暖夏凉。房间的后墙即为楼寨的外墙,厚度一般都超过1米,既坚实牢靠,有防御功能,又防潮隔热。沿南洋楼旁的水泥路,在千年古榕旁的小桥跨过永善溪,就能看到了一条用大鹅卵石和青石板铺就的古道,这就是永善村的古驿道了。这条古驿道建于明代,用干石垒彻铺成的石阶路,是当时潮汕地区与梅州市大埔县往返的主要交通驿道,绕山坳而行,是当时官方公文往来、商贸民众往返必经之道。据当地人介绍,当年(1927年10月)朱德元帅曾率领队伍在永善村南阳楼、善庆堂楼墩和大山脚下休整,当天深夜时分,兵分两路从永善村(水波楼)古驿道直上,前往茂芝,从而召开了著名的“茂芝会议”。古驿道历经沧桑,但至今保存完好,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网络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型、红色文化节点地段,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永善村的美丽,不仅仅是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更是因为村民民风淳朴、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红色示范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zdnLJ8rE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