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大姐徒手在海边爬悬崖竟只为这个?真乘风破浪的姐姐_鲍鱼_吃货_大海

2021年的减肥KPI都完成了吗? 如果没有,那今年……更难了。 因为,吃货们又爱又恨的那个男人,AKA全中国最懂吃的导演(之一)—— 陈晓卿,他又来了! 带着馋哭无数吃货的《风味人间》第三季来了! 这一季,陈老师化身“海王”,将他的“魔爪

2021年的减肥KPI都完成了吗?

如果没有,那今年……更难了。

因为,吃货们又爱又恨的那个男人,AKA全中国最懂吃的导演(之一)——

陈晓卿,他又来了!

带着馋哭无数吃货的《风味人间》第三季来了!

这一季,陈老师化身“海王”,将他的“魔爪”伸向海洋。

主题不同,但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依然好听。

依然好看。

顶级的摄影技术。

节目组亲自“下海”,让你仿佛置身于蔚蓝深海中,时而平静,时而汹涌。

视觉和“胃”觉大满足,一次满足两个愿望。

依然好吃。

这一季,海鲜爱好者全程狂喜。

用一道道鲜味痛风套餐不断在吃货的底线上疯狂试探。

稍微不同的是,这一季,很难吃……

是很难吃得上,因为充满挑战和未知。

辽宁大连的海洋岛,渔民李天佑早早出发寻找渔获。

那么,第一位被抽中的“幸运观众”会是谁呢?

噢,是它,鲍鱼兄。

鲍鱼の死亡凝视

成年鲍鱼敏感,足部肌肉有力,能产生超过自身40倍以上的巨大力量。

要捉到它,只能趁它一个不注意时一把勾起,成功收割。

来跟着镜头潜入深海,沉浸式欣赏鲍鱼的妖娆舞姿:

鲍鱼:来啊~快活吧~反正有大把时光~

还会突然“掉凳”……(是的最近被某综艺洗脑)

这般厚实又柔软的肉质,往往最难烹饪。

切开露出洁白脆韧的线条。

再用高汤浓汁,文火控温,跟五花肉混合双打,在汤中肉搏纠缠,充分入味。

或者跟土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私奔,在铁锅里一同焖烧,也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懂行的吃货可能会选择另一种打开方式。

干鲍。

将鲍鱼完全晒干后,用浓郁高汤浸泡,慢煨,熬上两个大夜,鲜味开始浸透。

这难道不比某巧克力还要纵享丝滑?

经过这么一“熬”,干鲍的身价节节攀升,远超湿鲍,成就了它海味至尊的地位。

吃完大连的昂贵鲍鱼,咱再往下走走。

来到咱美丽的大青岛。

靠近大海,让这座城市收获独特的滋味。

刘慧群进入了全年最忙的时段,渔汛期。

每年的鲅鱼季,是最赚钱的时候。

刘姐的这个“财富密码”——鲅鱼,又有什么名堂?

新鲜鲅鱼,肥美爽滑,晶莹剔透,格外诱人。

这时,它可以进化成两种形态。

一种是清淡星人必选。

轻轻刮下鱼肉、剁碎,按相同方向搅拌,再一捏

挤成一个个小丸子下锅,粒粒都弹性十足。

能打乒乓球的“濑尿牛丸”看了都直呼内行。

另一种是高热量星人快乐餐,熏鲅鱼。

切成寻常的鱼肉,充分腌制后油炸,炸到金黄,咸甜适口。

刚好最近入冬,刘姐开始准备过年的特产。

将鲅鱼片开,过一遍海水,跟一般的咸鱼不同,无需加盐和任何调味料。

这种叫“甜晒”。

凉爽的海风和冬日暖阳助攻之下,自然风干。

看,这是一群有梦想的咸鱼鲅鱼。

这齐刷刷张开的大嘴,仿佛在对着大海喊:努力,奋斗!

星爷觉得很赞

可有时候,海洋不总是这么平静。

凌晨两点,海南渔民许环明和一众村民抄起家伙,浩浩荡荡地出门了。

他们去哪?

他们准备跟大海来一场battle。

采用一种传统的捕捞方式,手拖大网。

阿明是最强壮的渔民,负责在船头把控方向。

与此同时,其他人必须合力,赶在落潮前将船推入大海。

这时,天开始微微发亮了。

在几百米开外抛开渔网,等到太阳升起,鱼群就会异常活跃。

这时,海水让渔网形成了巨大坠力,需要20多个渔民才拖得动。

500米的网绳,前开后合的结构,当地人也叫它“猪肠网”。

这个猪肠网,像一头深海巨兽,吞噬了大量鱼群,力大无穷。

猎杀时刻,即将来临。

所有村民合力,将网绳抬出水面。

但与此同时,鱼群也在伺机逃脱。

这短短十几分钟,把握不好,鱼跑了,这一天就都白干了。

阿明看准时机,冲进扑面而来的海浪,用过人的水性协助收网。

好在,辛苦没有白费。

今天的收获颇丰。

而在浙江舟山,还有比阿明这种手抓大网,勇闯海浪的捕获还要更惊险的猎取方式。

在风浪和绝壁之间,命悬一线。

有多险?

看个图感受一下。

肉叔都不禁捏了把汗。

万一出现意外,远处的家人都不能及时相助。

这位勇敢大姐叫陈香玉,今年58了。

她坦言,在船上什么事都干过,最危险的便是这个了。

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得在大海和悬崖边拿命搏?

龟足,也被俗称为佛手螺。

这是潮汐最剧烈的地方,而佛手螺固定在礁石缝隙里,所以阿姨们猎取佛手螺时充满危险。

成色好的能卖个好价钱,她决定往上碰碰运气。

但礁石表面湿滑,这让陈姐很难找到抓稳的地方。

她们并非户外探险的专业团队,没有专业防护,只要普通的手套和胶鞋作为保护。

跟陈姐同行的两位大姐,也已经年近70。

为了找到更好的佛手螺,她俩也陆续跟上。

三人就在几乎没有任何保护之下,缓缓爬上礁石。

开始涨潮了。

狂暴的海水汹涌,撞上礁石后,激荡起大浪,冲上礁石。

有多汹涌?来看看船上的第一视角:

多看几眼,肉叔感觉自己都要被晃晕了。

船上是陈姐的丈夫老何,负责时刻监测潮汐和风向。

面对这突然的潮涨,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老何赶紧把船靠近,焦急不安地向还在礁石上寻找佛手螺的陈姐大喊:

你慢慢游过来吧

我可以靠一下让你游过来

然而,得逞的海浪同样不肯让步

一记不讲武德的回首掏……

吓得三姐妹尖叫连连。

海浪一个撤退的假动作,随即以一个更大的浪扑面而来。

直接淹没了三姐妹……

好在,经验丰富的三姐妹水性精,随着海浪游出来了,安然无恙。

真·乘风破浪的姐姐了。

这一次三姐妹的奇幻漂流被迫中止,但收获还算过得去。

这个拿命搏的佛手螺,到底是什么美味?

虽然外壳粗糙,但内里的肉弹性十足。

怎么做才好吃?

海藻胶体,加入花椒、葱头和酱油,熬到一种状态

凝固了,但又没有完全凝固。摇一摇,还能duangduangduang~

要是嫌这种吃法太不接地气,你还可以get陈姐同款。

直接快速爆炒,加入少量清水烧煮片刻,即可出锅。

用简单的美味,来犒劳自己今天乘风破浪的不易。

既然有乘风破浪的姐姐,也得要有披荆斩棘的哥哥。

阿昌和阿伦当之无愧。

广东珠海东澳岛,这里是珠江入海口,咸淡水交汇,海洋资源丰富。

作为“大湾区”哥哥,阿昌业务能力极强:

下海的兴趣就是抓,有螺大的就好了

我就兴奋了

这天出海,阿昌和阿伦的午餐就地解决。

烤塔螺。

塔螺经过炙烤,鲜汁溢满螺壳,肉质厚实可口。

熟了塞进嘴里,烫得嘶呼嘶呼地咬,螺的鲜味注入灵魂。

这个怎么那么好吃

八年前,阿昌孤身来到岛上,以捕捞和卖海鲜为生。

阿伦跟他的境遇相似,他们在岛上工作,妻子在外地陪孩子读书。

对阿昌来说,捞螺不仅是乐趣,更是一家人的生计。

夏天天气多变,但两人决定照常出海。

这一次,他们打算干票大的

潮水和暗流,遇到岩礁后,形成一股强劲的漩涡。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大个头的辣螺就爱往这些水流湍急的地方钻。

水势太大,阿昌实在hold不住,他决定先上岸。

那个涌口太大,直接可以把整个人拖下海的

我的心理绝对没有他那么强大

是的,他说的就是阿伦。

阿伦不甘心就此放弃,他鼓起勇气,钻进海里。

正如旁白所说:

生活向来充满风浪,但人们总愿意把信心交给明天。

那些我们生活中简单的食材,其实都来路不凡。

每一道美味的背后,都有人拼尽全力。

这一季的海鲜故事,肉叔觉得格局又大了。

它关心美食本身。

更关心得来不易的美食背后。

陈晓卿曾经说过:

美食,不应该是小众的,它应该藏在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里。

海鲜或许是那么多食物里,并非“顶流”之辈。

可要想得到它,便要融入海洋。

海洋,曾是人类望而却步的世界尽头。

但为了美味,更为了生计,为了这奔波劳碌的一日三餐。

人们甘愿面对汹涌的波涛,并让自己不断勇于站在潮浪之上。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乐观。

肉叔特别喜欢《风味人间》系列的一个祖传项目:

给每一位劳动者特写。

这一张张带着岁月痕迹的脸上,有沧桑,有疲惫。

但当他们举着通过自己辛劳得来的食物时,脸上自然洋溢出的笑容。

那种不计较的从容和淡然,才是最动人的。

2022。

愿每个人依旧充满勇气,去迎击生活中的风浪。

吃好喝好,快乐无忧。

本日打工人:王家卫生委员

58岁的大姐徒手在海边爬悬崖竟只为这个?真乘风破浪的姐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KKxj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