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恭城三江年味:特色猪血肠_肠子_大姐_颜色

桂林恭城三江年味:特色猪血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香肠是逢年过节经常能吃到的一道美味。而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有一种特色的香肠,颜色鲜艳、风味独特,也深得当地人喜爱,那就是猪血肠。 家住三江乡对面岭村的盆荣花和丈夫凭着做美食的好手艺,在

桂林恭城三江年味:特色猪血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香肠是逢年过节经常能吃到的一道美味。而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有一种特色的香肠,颜色鲜艳、风味独特,也深得当地人喜爱,那就是猪血肠。

家住三江乡对面岭村的盆荣花和丈夫凭着做美食的好手艺,在街上开了一家餐饮店,做猪血肠正是她的拿手绝活。

“我们做猪血肠用的不是普通的肠子,而是用白肠。”盆大姐向记者解释,白肠就是最接近大肠的那一段肠子,吃的就是这个风味,但需要将肠子反复清洗,如果处理得不干净,吃起来就会很苦。

不一会,处理完肠子,盆大姐将备好的马蹄、香菇、木耳切碎放入碗中,用盐和胡椒粉调好味,再将隔天浸泡过的糯米拿出来,沥干水分,与新鲜猪血混合,就可以开始灌猪血肠了。“这个没有什么固定的比例,全凭手感,如果非要说怎么样才算做得好,那就是灌好的肠子摸起来水和米各一半就行。”盆大姐一边介绍,手上功夫也干净利落,用绳子将白肠的一头扎好,另一头,用手撑开,将拌好的食材,一点点装进肠子里,预留5厘米左右收口,扎紧肠子即可。原本白色的肠子,在盛满食材和猪血后,呈现出微微粉红的颜色。“猪血肠里面放的材料可以调整,你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

将猪血肠做好后,就可以上锅煮了。煮制猪血肠时,火候的把控也非常重要。“要冷水下锅,还要低温慢煮,需要一个人在锅边看着,防止水温过高,猪血肠炸开。”盆大姐时不时打开锅盖观察猪血肠的颜色,大约20分钟后,猪血肠终于做好了。

刚出锅的猪血肠,颜色变得深红,肠子的颜色趋近于透明,存在感变弱,透过肠子,可以看见颗粒分明的糯米。盆大姐将猪血肠捞出、放凉,约10分钟后,就可以将猪血肠切片了。“现在就可以直接吃,但是我们一般都是拿来配油茶,需要再煎一下,吃起来更香。”于是盆大姐将切好的猪血肠拿到锅上煎,香味果然扑面而来。记者夹起一块,煎过的猪血肠,四周焦香,血肠里的糯米吃起来很有嚼劲,咸味适中,猪血也没有腥味,确实是搭配油茶的又一美食。

“以前都是冬天或者逢年过节才吃,一个是相对夏季好保存,一个是过年各家各户都杀猪,这些材料随处可见。”盆大姐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想吃,随时都能吃得上。对于三江乡人来说,猪血肠既是美食,更是家乡的年味。记者想象着,在寒冷的冬日里,吃上一口热乎的猪血肠,再配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那滋味,一定十分满足。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刘菁 通讯员石巧 黄李枫)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q5jO6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