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饭、炒面、咕咾肉,这个遍地是中餐馆的南美小国,竟然是我们的远房亲戚?_秘鲁_华来_Chifa

点击上方蓝字“沪江西语”>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沪江西语 数十万西班牙语爱好者的聚集地 合作推广,欢迎来撩→hjes@hujiang.com 在遥远的南美洲有一个小国,它的一部分国民长相竟然和中国人十分相似,它的原始文化也

点击上方蓝字“沪江西语”>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沪江西语

数十万西班牙语爱好者的聚集地

合作推广,欢迎来撩→hjes@hujiang.com

在遥远的南美洲有一个小国,它的一部分国民长相竟然和中国人十分相似,它的原始文化也和中国文化有着惊人的吻合。 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这个小国的部分国民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

这个小国就是秘鲁。

#拉丁美洲最“中国”的国家

早在晚清时期,康有为周游各国,在秘鲁的时候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接待。秘鲁土著的外貌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当地的印第安古代遗迹也和中国的一些建筑相似,于是康有为激动地写下了“遗民似是自华来”的诗句,并断定“南北美洲,皆吾种旧地。”

下图中,秘鲁当地一对母女的长相是不是很有亚洲风情?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外貌上的酷似也引起了美国化学家道格拉斯·华莱士教授的注意。他对美洲土著和中国人的DNA进行了抽样分析对比,得到了令人震惊的结果:二者的遗传基因是相同的。

一个是南美洲国家,一个是亚洲国家,两国中间相隔两万公里,看似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实际上,大约4%的秘鲁人拥有直系的中国祖先。

#秘鲁的中国劳工史

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上长达1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给南方各省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临生存困境的中国人,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出台的废除黑奴制度,让一些西方国家急需能够取代黑奴的廉价劳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商人在厦门、澳门和香港等沿海通商口岸开设了人口走私的商行,专门为西方国家输出廉价的华人苦力劳工。

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南美四国(巴西、秘鲁、阿根廷、委内瑞拉)是华工的主要输入国。1820年开始,秘鲁各城市陆续脱离西班牙而独立,因为地广人稀,急需大量劳动力来发展经济,于是第一批华工来到了秘鲁。紧接着,大批中国人陆续也踏上了这片土地。

早期, 华人劳工的生活与奴隶别无二致:他们主要从事挖鸟粪、垦荒、采矿修路、建设港口等繁重的工作;待遇奇差,被卖去的华人得到的不过是一顶草帽、一条毯子、两件衣服和少量大米,每周只有1比索的报酬;工作环境恶劣,经常要受到监工的鞭打。

19世纪70年代,华工的命运迎来了转折点。饱受磨难的华工奋起反抗,罢工、杀死庄园主事件时有发生。劳工代表们也向清政府上书寻求保护,同时国际舆论对华工的同情也给秘鲁政府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在多方干预和协商下,清政府于1874年正式与秘鲁签订友好条约,从此,在秘鲁的华工结束了苦力阶段,成为自由人。

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秘鲁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他们有的在种植园工作,有的在秘鲁开设工厂、矿山和铁路工程, 其中 大多数选择成为小商人:通过经营小餐馆、商铺、杂货店等商业活动在秘鲁立足。

因为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华工被亲切地称为Paisano,意即“乡亲”。华人和当地妇女结婚渐渐普遍,而且婚后的华人普遍勤俭持家,疼爱儿女,广泛被称为好丈夫。混血婚姻的结果加快了秘鲁华人的同化过程,促进了两国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华工的后代很多在政治、经济、文体等领域都有了一席之地。 这里不得不提到秘鲁史上唯一的奥运冠军——Edwin Vásquez,他就是华人后裔。他凭着惊人的意志力和与生俱来的射击天赋,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成为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射击奖牌的拉丁美洲人。如今,在利马San Borja区的奥林匹克公园还能找到他的全身像。

#深入秘鲁饮食文化的中国菜

在秘鲁首都利马街头,随处可见写着“Chifa”的招牌。这个单词发音就源自粤语“吃饭”,因为大多数秘鲁华人来自广东,随着当地饮食逐渐融入秘鲁饮食文化,秘鲁人索性采用了他们的发音,将这一菜系称为“Chifa”,并直接融入到了秘鲁的西班牙语中。

这里的中餐馆也都通称为“Chifa”,如今“Chifa”的数量甚至比秘鲁传统菜馆还多,去“Chifa”还成为了时尚潮流。 一起来看看最受欢迎的Chifa菜肴有哪些吧?

# Lomo Saltado:蔬菜炒牛肉

菜如其名,就是蔬菜和牛肉炒制而成。里面通常会加土豆和辣椒,并配上米饭(简直就是标准的中餐有木有)。

# Arroz Chaufa:炒饭

“chaufa”一词也来自广东话,意思是“炒饭”。它经常作为秘鲁人的主菜,搭配猪肉、鸡肉甚至炸鱼一起食用,尤其是在秘鲁北部十分流行。

# Tallarin Saltado:炒面

秘鲁的炒面是用鸡蛋制成的面和西红柿、辣椒、洋葱等蔬菜和鸡肉混合炒制而成的。

# Sopa Wantán: 云吞

秘鲁人认为馄饨属于汤类的菜肴,所以名称中会加一个“sopa(汤)”。当然,制作中也会添加一些肉类和蔬菜的食材。

# Gallina TipaKay: 琵琶鸡

大家可以推测出来“TipaKay”的叫法也来自于广东话。虽然中文对应“琵琶鸡”,但这道菜其实更像“咕咾肉”,酸酸甜甜的口味十分受当地人欢迎,配上米饭就是一道非常丰盛的“Chifa”菜肴了。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除了神奇的古代遗迹和萌萌的羊驼以外,秘鲁这个国家还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ewbQo3Yrg.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