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为什么有的是绿的,有的又是紫的呢?_紫色_口感_绿色

咱福州最有名的紫菜在哪里----答案是连江县的官岭。 福州连江官岭的紫菜,口感嫩滑的同时,又保持了脆脆的口感。采收后,经过晾晒(非烘干工艺),紫菜内的氨基酸和风味物质得以沉淀,产生出类似味精的口感。这是海洋的馈赠,也是时间的味道,转化的魅力

咱福州最有名的紫菜在哪里----答案是连江县的官岭。

福州连江官岭的紫菜,口感嫩滑的同时,又保持了脆脆的口感。采收后,经过晾晒(非烘干工艺),紫菜内的氨基酸和风味物质得以沉淀,产生出类似味精的口感。这是海洋的馈赠,也是时间的味道,转化的魅力。

晒紫菜

自然晾晒的紫菜,口感保持嫩滑的同时,还有明显的脆感,渔民将这种晒干的紫菜称为“活紫菜”。这样的紫菜,味道完全不一样,就是嚼着吃也能品出其鲜美。

追着阳光和北风

机器烘干的紫菜,煮熟后吃起来就没有脆感,口感软烂。所以被渔民称为“死紫菜”。(单纯的一种说法,没有褒贬之意。)

机器烘干紫菜

为什么紫菜煮熟后,有的是绿色的,有的又是紫色的呢?

紫菜之所以是紫色的,是因为紫菜中含有“藻红素” 。藻红素可溶解于水。并且遇热易分解。在煮汤时,失去藻红素的紫菜就褪去了它们原有的紫色,就变成了绿色。从每年10月采收季开始算,越新鲜的紫菜煮出来越绿,过了春节,时间放久的紫菜,叶绿素流失,煮出来就是紫色的了。

紫菜采收

每年10月开始紫菜进入采收季,在连江官岭的“海上菜园”,一排排排杆在海面上整齐罗列,一缕缕黑亮的紫菜如垂发般依附在成片的网绳上,渔民们忙碌其中,开始收割今年的紫菜。

阳光下的海洋菜场

通常,紫菜的叶片长到20至30厘米,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以后每隔15天左右采收一次,整个养殖期预计可以采收12次左右。本品为官岭的头水尾的紫菜,就是第一次采收的意思,头水紫菜很嫩、又脆。

赶在潮水前采收

由于坚持手工作业,每到紫菜的收成时刻,渔民们都要和海水赛跑。退潮时,海风吹过,沉甸甸的紫菜迎着风跳起丰收的舞蹈,折射出喜人的光泽,渔民们趟着海水迎着风,用剪刀从头剪到尾,一筐新鲜的紫菜便收割完成了。

采收场面

收割结束,渔民们还不能休息,由于紫菜具有很强的热敏性,一旦采摘完成,就需要迅速加工,而干制便是保存紫菜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紫菜的原始营养与味道。晾晒场内,竹席上油黑发亮的紫菜,散发着略带甘甜的天然香气。

晾晒

重要小贴士:紫菜的制干过程,实际上分为自然晾晒和工业化烘干两种,自然晾晒的紫菜,煮熟后吃起来是嫩嫩的,有带有适口的脆感,烘干的紫菜,由于烘烤的过程破坏了紫菜的分子结构,煮熟后口感相对较软烂,烘干的紫菜更适合直接嚼着生吃。

丰收的渔民

新采收紫菜,煮出来的紫菜汤,紫菜就变成绿色的。

绿色的紫菜汤

随着紫菜存放时间的延长,过了春节以后的紫菜,煮出来之后,就变成紫红色的了。

变紫色的紫菜汤

衍生阅读:为什么刚采收的紫菜,煮熟后会变绿?

紫菜之所以是紫色的,是因为紫菜中含有“藻红素” 。藻红素可溶解于水遇热容易分解。所以,在煮汤时,失去藻红素的紫菜就褪去了它们原有的紫色,变成了绿色。

除了藻红素,紫菜中还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叶绿素的含量最高,它取代了藻红素的位置,从而将叶片从紫色变成了绿色。越新的紫菜煮出来越绿,每年春节过后,随着紫菜内叶绿素的流失,煮出来便是紫色的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1wRRkGpw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