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通论读后感1500字读《哲学通论》有感:你一直认为对的观念可能是错的!

你原来一直以为某些事情或观念是对的,你一直觉得世界是这样构成的,或者你觉得公平、正义、勇敢是你自己理解的那样,但今天哲学诗画告诉你,你原来一直认为对的很多事物,在你重新思考和对待之后,很可能是错的,甚至是本末倒置的。 请看孙正聿写《哲学通
原标题:读《哲学通论》有感:你一直认为对的观念可能是错的!你原来一直以为某些事情或观念是对的,你一直觉得世界是这样构成的,或者你觉得公平、正义、勇敢是你自己理解的那样,但今天哲学诗画告诉你,你原来一直认为对的很多事物,在你重新思考和对待之后,很可能是错的,甚至是本末倒置的。请看孙正聿写《哲学通论》中的部分思想,就知道了。(哲学诗画整理)1,什么是哲学中唯心主义?了解这两个问题之前,先看下国外一位哲学家说的话:当你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去批判唯心主义的时候,你应当想一想,你作为正常的普通人都能想清的道理,为什么那些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会说出在你看来是荒谬绝伦的话呢?如果没想这个,那怎么批判唯心主义呢?看看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有多少是唯心主义者?老子、孔子、柏拉图、康德,不都是唯心主义者么?对于唯心主义,列宁曾说: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哲学唯心主义只不过是胡说八道,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哲学唯心主义只不过是把人类认识的某一个方面、部分、环节夸大为、膨胀为脱离了物质的、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往往是凸显了人类认识的某一个方面、部分或环节,并对这个方面、部分或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而构成一种哲学理论体系,如贝克莱和休谟对经验的研究,黑格尔对思维的研究,叔本华对意志的研究,尼采对生命哲学的研究,伯格森对直觉的研究,如此等等。哲学唯心主义关于认识的特定方面、部分或环节的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但由此所形成的基本结论和构成的哲学体系,则是带有一定的错误和历史局限性的。因此列宁得出了一个结论,哲学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把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夸大为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2,什么是形而上学?人们普遍以为辩证法承认运动、变化、发展、内在矛盾,而形而上学否认运动、变化、发展、内在矛盾。但真的是这样吗?离开了对于概念的反思,而把形而上学当作经验常识意义上的错误,那你自己才是真正地错了,也就是误解了哲学意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哲学不是经验常识,哲学是对思想、概念的反思,它是把看似简单的东西揭示它内在的复杂性、矛盾性,它是把人们作为名称使用的概念升华为纯粹概念,是把人们熟知的东西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使人们由熟知而形成无知的自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概念游戏”。常识,是把概念变成了名称,是把真知变成了熟知,是把复杂变成了简单,而哲学它是要把熟知变成真知,把名称变成概念,把简单变为复杂,也就是康德说的“清理地基”。哲学是最朴实的,对于那些人们以为不言而喻的、不证自明的、天经地义的、毋庸置疑的东西,哲学把它当问题,当做思考对象了。3,哲学的整体和具体哲学问题必然是人类性的问题。对哲学的一个误解是离开了人类性而仅仅去考虑哲学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忽略了人类性而片面地强调了它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性,它就像文学一样,哲学它永远是面对着人类性的问题,但是人类性的问题总具有自己的时代的内涵,所以它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另一个被我们忽略的哲学的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哲学的个性。哲学总是经由哲学家个人思维着的头脑的一种产物,“无我”的哲学是不存在的。当代中国哲学的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根基,是在于它从一种“无我”的哲学变成了“有我”的哲学。没有哲学家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没有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是以哲学家的强烈的执著的坚定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哲学就是人类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或者说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研究的目的是推进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孙正聿(1946.11-),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社科联副主席。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被评选为“吉林骄傲”人物。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在哲学研究和哲学教学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J5L26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