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红薯·烘山芋_香味_炉火_味道

虽然这么冷,上海倒是入春了。 或者说,虽然上海是入春了,但天还是那么冷。 多希望一入春,天气转暖,疫病消散,愁情消退,春意融融。 疫病当前,也不指望街口那家炒货店开着门了。年前腊月廿三过后到现在,没有从那个方位闻到过翻炒瓜子的味道,更没有

虽然这么冷,上海倒是入春了。

或者说,虽然上海是入春了,但天还是那么冷。

多希望一入春,天气转暖,疫病消散,愁情消退,春意融融。

疫病当前,也不指望街口那家炒货店开着门了。年前腊月廿三过后到现在,没有从那个方位闻到过翻炒瓜子的味道,更没有烤炉里散发出的烤红薯味道传来。

烤红薯,叫法挺多,很多人叫烤地瓜,北京一片儿叫烤白薯,苏浙沪一带,就不说烤了,上海话叫烘山芋,浙江叫煨番薯……

红薯、地瓜、山芋……烤、烘、煨……好吃就行。

好奇,为什么烤红薯的味道,在冬日里传播得那么远呢?

或许是在峻冷的冬日里啊,空气坚冷,只有这烘烤的暖气能烤化空气,让香味弥散开去。

很少听见卖烤红薯吆喝的,真正有店面的就是“坐贾”啊,不需要吆喝。

也对啊,你也别多吆喝,拖着烤地瓜的油桶炉子往那里一站,炉火烧着,香味飘散出去,又有几个人能抵住这诱惑啊,都不用招徕。

地瓜煨在炉火边上,炉火不用太旺,燎烤、烘烤着红薯。

说是红薯,其实讲究也大,有红皮白瓤,有棕皮黄瓤,对应的就是黄心的和红心的,据说有人考据过,北京人叫的烤白薯,那就是烤的这棕皮黄瓤的。

你想啊,过冬的红薯,淀粉转化为糖,甜度增大,烘烤一下,香味飘起,实在是抵挡不住的诱惑。

“过冬”这个事情很奇特,除了过冬的红薯好吃外,还有过冬萝卜也很甜,想来其中有奥秘。

眼瞅着红薯在炉火的烘烤下,失去水分,皮变得干硬起来,析出的糖水被烤得焦黑,干涸在红薯皮上,一会儿工夫,表皮就焦干了,烤红薯就成了。

报纸一裹或是纸袋一装,称好分量,递给你,钱货两清,请君享用。

看着工序可真不是什么精巧的吃食,但是掰开这烤红薯啊,淀粉烘烤后的香味立马冲了出来,甜香甜香的,薯肉颜色或是金黄或是橙红,泛着亮光……不能再多说了,食欲已经毫无抵抗地被勾起来了,大口塞进嘴里。

得大口吃,一来好东西就想狼吞虎咽,二来得趁热吃啊,冷了的红薯,就没了灵魂了。

白瓤的红薯,一般干香一点;红瓤的呢,甜香一些。不论干香还是甜香,都是好的。

忌讳的是干得没了薯肉,只有攀结在一块的茎条;或是水多得没了嚼劲,烂塌塌的。

这两种情况,你得去申请“售后服务”了,多磨几句,好商量的就会给你补一个稍小一点的红薯,就当补偿。要是油盐不进、不消分说,那下回你也不要光顾他的生意了。

这起了炉子卖烤红薯的,已经算是“工业化生产”了。还有一种更加随意的方法,那就是所谓的煨山芋了。

食材不变,还是红薯。大冬天里,在浙北的村落里,作为小孩,你要是轮到一个帮忙烧火的差事,那真是幸运。

一来,灶膛里的大火烤得你忘了冬天的冷;二来,借着这差事,你可以捣鼓点自己的零嘴。

可以煨山芋了!

山芋不算粮食,也没人管你怎么糟践,你爱怎么吃怎么吃。

煨山芋也是个很省力的活:把山芋埋进灭了明火的柴灰里,你别看已经没了明火,里面其实是滚烫无比。一会会儿,山芋就煨好了。

这个办法煨山芋,也是自然天成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又有几个人能把山芋煨坏的呢?除了贪玩忘了柴灰里的山芋,等到想起来奔回来,扒开一看,一块黑炭,很是悻悻。

如果讲到煨,那可煨的东西多了去了:煨芋头、煨土豆,那还是中规中矩的;煨年糕,就已经是有点菜式创新的意思了。

你还别说,锡纸(一般没有这么好的装备)包裹着年糕煨烤,揭开一看,外焦里嫩、外硬内软、香甜无比……

想来,在煨烤这个事情上,是可以推己及人的,煨烤红薯、土豆、玉米、栗子等等,大概是大江南北南国北地通行的;而煨年糕,在北方就可以变成烤馒头、烤馍馍等等的了吧。

从火边捞出烘烤的事物,忍着烫手的痛,掰开外壳,闻着香味,狼吞虎咽……这样的幸福或许是根植在我们的口味里了的,基本无人能抗拒。(徐金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mwxzRnO6N.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