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岩微博22年前我为中国足球画的画|那岩@科技美学

嗨,大家好,我叫那岩。 是「科技美学」的负责人,我们这个微信号是科技类的新媒体,每天给大家发送科技新闻和数码产品测评。 不过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小时候画的画。 是关于中国足球的,关于世界杯的。 这里要额外说两句中国足球的话题。
原标题:22年前我为中国足球画的画|那岩@科技美学嗨,大家好,我叫那岩。是「科技美学」的负责人,我们这个微信号是科技类的新媒体,每天给大家发送科技新闻和数码产品测评。不过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小时候画的画。是关于中国足球的,关于世界杯的。这里要额外说两句中国足球的话题。我还记得当年电视台采访一个老球迷,他说:我已经70多岁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中国足球崛起。从94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足球离世界越来越远了。所幸中国男足不能完全代表中国足球我的回忆:我小时候每天沉迷画漫画,未来相当漫画家,受《圣斗士》和《龙珠》的影响,我自己画的主题大都是武侠类的动作漫画。那时候我并不是个足球迷,可能是因为足球每场只能进几个球,我感觉不过瘾吧。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之后,我的好朋友经常推荐我去看足球比赛,给我介绍巴乔等球星,我才开始渐渐喜欢看。当时中国足球水平很差,不过比现在还是好不少的。而中国青年队表现很好,让我们觉得未来很有希望。后来我们商量干脆就画一个足球主题的漫画吧,起稿大概是1995年左右,因为当时还没有互联网,所以人物动作素材大多来自于朋友送给我的巴乔写真集。因为还要上学,家里人也担心我画画影响学习,所以只能偷偷摸摸的每天半夜画。草稿是画在A3纸上的,当时纸挺贵的,还要手工贴网点纸,人物身上的每个阴影都要用剪刀加工,几天才能画完一幅画。类似下面这样子,如果要画浅色头发,就要把头发的形状剪下来,再贴到画稿上。就这样断断续续画到大概到1996年中,才画的差不多了,整体大概50页画稿。那时候国内画漫画没有什么出路,只有几本漫画杂志。我怀着无限的希望,把原稿寄给杂志社。当时在我爸的强烈建议下,我狠狠心画了30多块钱,把所有的画稿复印了一遍,缩印成了A4纸大小。96年的30块钱是家里一笔不小的开支。后来寄出的稿件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可能是杂志社倒闭了可能是我画的太差也可能是邮政根本没寄到总之那厚厚的花了我无数日夜的原画稿永远的消失了。再后来中国漫画业彻底消失了,我也安心去学习工作了。15年后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很久了,一天到朋友家玩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当年的那份复印稿。多亏了他还留着。15年了,真是恍如隔世2010年的时候我工作稳定,而且此时的国内漫画氛围好了许多,出现了不少新兴的漫画杂志,所以我想着把当年的那个漫画再捡起来吧。不过,这份漫画复印稿,因为年代太久,很多细节都没有了。所以我想着,需要把他数字化,就是扫描进电脑,再加工,并且重新加入网点。最重要的是,把当年的故事补全。所以我花了1700元买了一台二手的惠普TC4200平板笔记本,用随机的笔对当年的画重新描绘。使用的软件是comicstudio,虽然还是挺简陋,不过画网点和速度线已经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手工剪了,数字时代真好。不过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做兼职,所以进度其实也不太快。就这样断断续续又画了1年多,到2012年终于完成了。不过当我想再投稿的时候,发现此时国内的主流漫画风格都是这样的。故事以知名小说改编,画风多为华丽的彩漫。我画的这种东西,确实已经不符合年轻读者的口味了。不过画完就当了却小时候的心愿了。22年后今年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想想趁这个机会,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把画稿完整的发在「科技美学」的微信号,这样就会有很多人看到吧。只要有人转发,那这些画在网络上可以永远存在下去。下面我们开始吧全篇漫画70页,全部看完约需要8分钟。虽然图片较多,但因为是黑白画稿,所以总大小只有3.5MB,不用担心流量。漫画阅读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到这里上篇完成下面要开始反击了▼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后来怎么样了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nd7WNgdJb.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