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古墓&6000座古墓,延续2000年,半部地下“四川通史”就在你脚下

6000多座各朝古墓首次“现身” 不仅有首次出土的“郫”戈 龙纹铅饼等珍贵文物 更有成都平原最长崖墓 保存完好的汉墓 …… 2015年3月至今,为配合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的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

原标题:6000座古墓,延续2000年,半部地下“四川通史”就在你脚下

6000多座各朝古墓首次“现身”

不仅有首次出土的“郫”戈

龙纹铅饼等珍贵文物

更有成都平原最长崖墓

保存完好的汉墓

……

2015年3月至今,为配合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的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成果硕丰。

今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考古收获:发现了六千余座古代墓葬,墓葬类型主要为崖墓、岩坑墓、砖室墓等,时代自战国至明代,出土数以万计的陶、瓷、铜、铁、玻璃、石质等不同材质遗物,其中以战国末期“郫”戈、西汉时期带外文字母的“龙纹铅饼”、新莽时期错金“一刀平五千”钱币、东汉时期画像石棺、晋代印度-太平洋珠等遗物最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新川园区墓葬遗存年代延续跨度长达两千多年,期间没有大的时代断层,堪称埋藏于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区珍稀的通史式的古代墓地。

上述考古成果填补了成都平原东南缘新石器文化分布空白,完善了成都平原战国秦汉考古学文化序列,构建起蜀汉两晋南朝的“六朝墓葬”考古学文化序列,丰富了四川地区唐宋墓葬类型,增添了明代早期品官墓资料,为探索成都平原崖墓演变、汉晋广都城聚落、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古代四川社会变迁等重要课题提供了蔚为大观的实物资料与历史信息。

郫县得名的最早实物资料

在发掘的战国晚期的岩坑墓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在铜戈装柄部位刻有郫县“郫”字的郫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介绍,整个铜戈的风格有着明显的秦代特征,小篆体的“郫”字则是在铜戈铸造之后再镌刻上的。

蒲江飞虎村船棺葬墓地出土的“成都矛”,是目前发现成都平原最早的有“成都”铭文的器物。而在考古专家看来,这柄铜戈也有着同样深刻的意义。“一个‘郫’字告诉我们,这个戈的置用地是在郫。秦灭巴蜀之后,在汉中郡设立了三十多个县,郫县是在比较早的一批中,这是郫县得名最早的实物资料,也见证了成都平原走向国家统一行政体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雨茂介绍,事实上,在秦灭巴蜀后很多地方的工匠被迁到了四川,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汉代社会稳定后,成都也便成了大的手工业生产基地,“可以说当时的大国工匠都在成都地区。”

保存完整的汉末三国崖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在五根松发现了罕见且保存完整的汉末三国崖墓。该墓地位于新川创新科技园南部,是一座横穴式单室崖墓,墓葬残长达 37.4米。结构由墓道、墓门、主室、侧室、耳室及附属设施组成,主室平面略呈长方形,前部左前近墓门处有操蛇方相俑、蹲坐狗俑,右前为持盾俑,左右两具立俑,左壁有灶台、案龛,“推测主室前部功能设置主要为该崖墓内不同墓主所共享的生前生活礼仪、死后驱鬼镇墓的空间。”

汉代墓葬厚葬成风,常遭盗墓贼光顾且不易保存,故有“汉墓十室九空”说法。庆幸的是,五根松墓葬未被盗掘,随葬器物丰富多样,数量多达86件(含可修复完整器物),钱币多达数百枚,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一座罕见且保存完整的汉末三国时期中小型单室崖墓。因此五根松M94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学术意义,有利于从考古学角度复原出史籍无载的汉末三国蜀地崖墓丧葬行为、仪式及观念。

龙纹铅饼 成都首次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处西汉时期的墓葬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怪钱币,钱币的背面有龙形纹饰,正面则有一圈形似外文字母的字样。

“这应当是汉代发行过的一种货币,\"白金三品\"中的龙币。”左志强介绍,《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制作过“白金三品”,“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圆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

此前,在陕西、甘肃、安徽等地均发现过这种饰有龙形图案的圆形铅饼,“不过在成都是首次发现。”左志强介绍,龙纹铅饼上的那圈奇怪字形,学界里认为极有可能是古希腊字母。他提到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间点,即汉武帝铸造“白金三品”是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在此之前,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

印度-太平洋珠

与“龙纹铅饼”被一起介绍的,还有一堆彩色珠子。“在一处东晋时期的小型崖墓里发现的。”左志强介绍,由于发现的位置在胸颈,他们判断是挂饰,“其实是古代的玻璃,发现了拉丝工艺,这与本地的制造工艺差距很大。”他表示,学术上将此类玻璃珠称作“印度-太平洋珠”,进入四川的可能通道有两个,一个是南方丝绸之路,还有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

“从这样一些文物上来看,古时四川并不闭塞,与外界的交流——无论是中外,还是与国内沿海地区——都十分密切。”

汉晋时期广都城在这里?

今天的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在古代称为“广都”,广都本为古蜀国时有名的“三都”(即新都、广都、成都)之一。

广都城址到底在哪里?左志强表示考古人员对汉晋时期广都城遗址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近年来,考古人员在华阳境内进行了钻探,但发现年代最早的只是到唐代。但文献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广都城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无法考证具体位置。

“从文献上看,汉武帝时期置广都县。他要设置一个广都县,不可能是凭空搬来一座城市,而是需要一定的人口数量作为发展的基础。正好我们在这个考古区的北边发现了一批数量不少的战国到西汉时期墓葬。去年,我们的同事还发现了西汉时期和三国时期的类似城市居址的遗址。再综合整个华阳的情况,可以合理推测,汉晋时期的广都城核心区并不在华阳,而是在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北。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广都城城址又发生了变化。”

目前,新川创新科技园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会在今年全部完成。

记者|王欢 综合|成都日报

图源|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NEWSFM998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changhe99.com/a/lxr2Aemk6k.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