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愿祝福联结乡亲情,广州荔湾区坑口生菜会启动_活动_花炮_郭广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生菜包”包出如意,和气生财。每逢农历正月廿六,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的坑口生菜会吸引了广佛两地市民前来。坑口生菜会是坑口村举办的民间民俗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2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生菜包”包出如意,和气生财。每逢农历正月廿六,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的坑口生菜会吸引了广佛两地市民前来。坑口生菜会是坑口村举办的民间民俗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2月16日,“聚美冲口”——2023年冲口街群众系列文化活动暨坑口生菜会民俗活动正式启动,醒狮表演、非遗展示悉数登场。坑口生菜会不仅是民间盛事,也是联结乡邻情谊的重要盛会,坑口村长老亲口讲述生菜会勾连数代乡亲背后的故事。

八狮相聚,阔别三年的生菜会启动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9时许,坑口醒狮队在坑口牌坊迎接来自泮塘村、盐步社区、增漖村的醒狮队。四村相聚,八狮汇合,相拥联谊,情谊深厚,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狮队气势雄壮地走向生菜会会场,市民紧跟其后,摸狮头,期盼来年行好运。

街坊们争相摸狮头,期盼来年行好运

传统精彩的舞狮表演吸引众多街坊

四村相聚,八狮汇合,热闹向会场巡游

10时许,启动仪式开始,冲口街道发布了“聚美冲口”文化品牌,并发布六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民俗·美”“非遗·美”“ 红色·美”“家风·美”“健康·美”“环境·美”。其中“民俗·美”以坑口生菜会、端午龙舟赛等优秀民俗文化为核心活动,“非遗·美”则结合广绣、非遗创意市集,激发传统优秀文化的群众基础。

四村相聚,八狮汇合

精彩的狮鼓舞

精彩舞狮表演、地道粤语相声小品、少年花式足球表演、4米高立体“生菜”亮相……,阔别三年,坑口生菜会以独特形式回归。生菜是生菜会名副其实的主角,今年,生菜会首次设立了4米高的巨型“生菜”供市民打卡,寓意着生菜生财,岁岁有来。

少年花式足球表演

街坊们看入了迷

街坊在4米高的立体“生菜”前打卡

一袋粉色包装的“生菜包”装有生菜、茨菇等,承载着美好祝福,寓意生财、多子多福。坑口村联谊会会长郭广镇称:“为准备生菜会,坑口村今年准备了1万斤生菜,而生菜必须要有菜头,寓意有头有尾。”据悉,市民只需花10元即可获得一个“生菜包”。

一个“花炮”联结两村兄弟情

生菜会源于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三百多年前,珠江三角洲发生瘟疫,一位老妪自诩观音化身,教授人们炒熟蚬肉、韭菜、酸菜等,并用生菜包着食用即如今的“生菜包”。后来,逐渐演变为农历正月廿六的生菜会,生菜会当天,乡亲相聚一起吃“生菜包”,祝福来年健康平安、如意生财。

“生菜包”装有生菜、茨菇等

街坊欢喜拿到“生菜包”

“做大戏”“抢花炮”“摸蚬摸螺”……生菜会部分民俗活动存留在坑口村长老的记忆中。郭广镇介绍,目前“摸蚬摸螺”仍是生菜会活动之一,而“做大戏”“抢花炮”已停止举办,其中“抢花炮”背后隐藏着一段美好的乡邻故事。

坑口村联谊会会长郭广镇向记者介绍“抢花炮”的故事

“抢花炮”在20世纪中期最后一次举办,当时参与生菜会的乡邻在某个时刻守候着“花炮”,祈愿抢得“花炮”来年行好运。“最后一个‘花炮’花落谁家,我们都不知道,也十分希望找回‘花炮’。”郭广镇说:“泮塘村和坑口村是世交,某天两村兄弟相聚,偶然间发现最后一个‘花炮’是在泮塘某个殷商手中,经过多次联络,泮塘村将‘花炮’赠还给坑口村,以表两村之间友谊。”

在坑口村联谊会,“花炮”的仿制品被用以展示,上面写有“泮塘仁威酬还,坑口生菜胜会惠存”的字句。郭广镇表示:“原物已被封存珍藏,这份兄弟村之间的友谊相当珍贵。”中午时分,坑口村联谊会门前摆设约80围生菜宴,宴请友好兄弟村、港澳同胞共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qBdOqM9MrV.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