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雪糕刺客”?_钟薛高_销售_销量

家庭,才是雪糕的主要消费场景,也是雪糕最应该守住的核心阵地。 正解局出品 金秋九月,天气渐凉,吃雪糕的季节过去了。 回顾过去的这个夏天,我们会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雪糕刺客”渐渐淡出了市场。 谁杀死了“雪糕刺客”? “雪糕刺客”是个网络

家庭,才是雪糕的主要消费场景,也是雪糕最应该守住的核心阵地。

正解局出品

金秋九月,天气渐凉,吃雪糕的季节过去了。

回顾过去的这个夏天,我们会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雪糕刺客”渐渐淡出了市场。

谁杀死了“雪糕刺客”?

“雪糕刺客”是个网络流行语,指那些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当你去付钱的时候它的价格就会“刺了你一剑”的雪糕。

简单地说,就是“天价雪糕”的代名词。

《咬文嚼字》公布“2022年十大流行语”,“雪糕刺客”入选。

可见“雪糕刺客”在去年有多火。

钟薛高,算是代表性“刺客”了。

钟薛高推出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定价每支66元,被戏称为“雪糕中的爱马仕”,一天之内售罄。

后又推出杏余年系列,定价160元,再次刷新价格天花板。

有段时间因为产能不足,还被黄牛炒到200元的天价。

有意思的是,别看钟薛高卖得贵,但销量还不错。

钟薛高数据显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钟薛高全品牌销售1.52亿支,增长176%。

电商平台“双11”冰品类目中,2020年到2022年连续三年,钟薛高销售额排名第一。

但在今年,“雪糕刺客”似乎消失了。

就拿钟薛高来说,去年7月就上了19次微博热搜,今年已经与热搜无缘了。

再看电商销售情况,天猫和天下网商联合推出的天猫6·18生鲜店铺销售榜单显示,和路雪、八喜两大冰淇淋品牌分别占据了第一和第三的位置,钟薛高则榜上无名。

天猫6·18生鲜店铺销售榜单

再看线下销售,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钟薛高在线下渠道的销量也不好,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把冰柜拆掉。

钟薛高并没有坐以待毙。

今年推出了新品“Sa’saa”,内部代号为“钟薛不高”,售价仅3.5元一支。

钟薛高新品“Sa’saa”,内部代号“钟薛不高”

此外,钟薛高还开始推出50%的折扣促销。

降价的还有其他“天价雪糕”。

伊利旗下高端雪糕品牌“须尽欢”推出了四款新品,每支的价格从18元下调至12元左右。

茅台在今年7月推出了29元一支的冰淇淋新品,价格也比以前五六十元低了很多。

即便如此,“雪糕刺客”的销量仍然有所下滑。

据Foodtalks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华南地区雪糕畅销产品TOP50中,排名前十的价格都在5元以内。

钟薛高唯一上榜的产品是售价13元的钟薛高轻牛乳雪糕,排名第47位。

华南地区雪糕畅销产品TOP50前十名

“雪糕刺客”为何卖不动了?

不是“雪糕刺客”卖不动了,而是整个雪糕行业的雪糕都卖不动了。

这里,我们来看媒体记者提供的一线数据。

在北京,朝阳区经营一家商超的店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今年雪糕销量不太理想,5元以内的雪糕卖得还可以,但稍微贵一点的几乎没人买。

在上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走访了徐汇、长宁等区域的多家冷饮批发店,几乎所有店主都表示今年的雪糕生意不如往年,有店家的销售额较往年甚至下滑了约三分之一。

雪糕批发门店

在南京,《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冷饮店店员都表示,今年夏天雪糕的总体销量确实不如去年,店里或是提早促销希望能尽可能消化库存,或是提前开始撤柜。

在武汉,《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几家小超市和雪糕批发店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今夏雪糕的销量不如往年,部分品类雪糕补货频次也大幅缩减。

根据行业资深人士预判,今年整体的销量可能最少要下降10%。

雪糕销量下滑,这还真不止中国一个国家。

根据尼尔森研究所的数据,2023年夏季,法国冰淇淋的销售量下滑,从6月初到7月底,销量同比下降近4%。

全球的情况,也是这个大趋势。

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雪糕商家之一,销量占据了全球的五分之一,拥有可爱多和梦龙等人们熟知的品牌。

联合利华

全球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联合利华的冰淇淋整体销量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5.2%,今年第二季度的销量更是同比下降了5.8%。

整个雪糕行业的雪糕不好卖,“雪糕刺客”自然就更难卖了。

今年夏天,大家普遍感觉还是比较热的。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为4.1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全国有30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标准。

云南巧家和元谋、北京汤河口、河北廊坊等110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2023年1-6月全国高温日数距平均分布图

天热变热了,雪糕为何卖不动了?

其一,还是先看天气。

进入7月后,全国确实比较热。

但热的同时,又多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热的效应。

更为重要的是,雪糕的销售旺季是从4月开始的。

但4-6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与往年相比并不高,这导致了雪糕市场需求不足。

其二,需求端有变化。

从需求端看,有两个因素:

一是收入因素。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大好,大家都在收紧钱袋过日子。

雪糕好吃,却也不是必需品,自然被划在非必要支出之列。

即使要买,5元以内的雪糕足矣,这也是“雪糕刺客”销量下滑的原因。

二是健康因素。

疫情虽然过去了,但复阳的也不少。

转阴后,很多人身体处在一个较长的康复期,会减少高糖、高脂的雪糕摄入。

其三,替代品增多了。

雪糕的竞争对手,变多了。

水果是老对手。

从降温消暑的功能看,西瓜也有同等功能,而且更符合当代人的健康生活理念。

最近几年,各大商场出现了一批冰淇淋品牌。

陈列在冰柜里的冰淇淋

这些冰淇淋品牌,大多在人流密集的商圈或景区开店,价格不低。

但凭借着口味独特、用料讲究,又有商场环境加持,溢价较高,颇受消费者欢迎,也抢走了传统雪糕的部分市场。

目前,对雪糕销量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茶饮。

从时间上看,茶饮的销售旺季与雪糕是重合的,都在夏季。

从功能上看,夏天的茶饮,大多加冰块,也能起到降温消暑的作用。

与硬邦邦的雪糕相比,茶饮有冰有水,有奶茶有果茶,想提神的还可以咖啡+冰。

茶饮享用的时间,也比雪糕长,消暑效果更好。

再加上社交属性,茶饮对雪糕简直是一种降维打击。

站在这个角度看,我们就知道“雪糕刺客”为什么卖得不好了。

与其花几十块钱买块雪糕,买杯奶茶不香吗?

特别是像蜜雪冰城这样的平价品牌,一杯奶茶也不过五六块钱起,直接抢了平价雪糕的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冰淇淋/雪糕行业的市场规模由不足900亿元增长至1600亿元,6年间累计上涨超90%,预计2027年中国冰淇淋/雪糕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关口。

对于这个预测,我持谨慎态度。

健康不如水果,消暑不如茶饮,雪糕的前景,没那么乐观。

雪糕产业,应该怎么办?

在我看来,雪糕要想挽回销量,还是要守住核心阵地:冰箱。

这里的冰箱,指的是家用冰箱。

回到家里,打开冰箱,拿出一根雪糕,即可享用。

耐储存、即时性,才是雪糕区别于水果、茶饮的优势。

家庭,才是雪糕的主要消费场景,也是雪糕最应该守住的核心阵地。

围绕家庭消费,雪糕应该主打平价、健康。

脱离中国的消费基本面,一味追求高价,自然会被市场抛弃。

“雪糕刺客”,是刺了自己一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pAMvd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