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校园烟火气,浓浓萦心麦花香_食堂_员工_师生

味道,承载着青葱岁月在记忆里浮沉。平凡的日子因为偶然间味蕾的惊喜而熠熠闪光,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不过,当游子离家求学,走入校门的时候,最怀念的还是熟悉的家常小菜。每到饭点,城阳四中的食堂里都会充斥着扑鼻菜香。看似平凡的

味道,承载着青葱岁月在记忆里浮沉。平凡的日子因为偶然间味蕾的惊喜而熠熠闪光,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不过,当游子离家求学,走入校门的时候,最怀念的还是熟悉的家常小菜。每到饭点,城阳四中的食堂里都会充斥着扑鼻菜香。看似平凡的味道,却有着不简单的本领,勾起人心中最深沉的思念。

清晨,老师早早来到校园,提前为孩子一天的学习生活保驾护航。他们伴着晨鸟啼鸣推开了食堂的大门,热气腾腾的包子早已摆在了桌上,在味觉的享受中,美好的一天从这里开始。中午时分,孩子们拿到皮薄馅大的包子,个个都展露出开心的笑脸,味蕾的满足给他们平添了学习的能量、养分的滋养,快乐的成长也是从这里开始。

包子是食堂员工们手工制作的,为了制作出风味最佳的包子,员工们凌晨四点半就来到了食堂。制作包子的第一步要从挑选新鲜的食材开始,当供货商将一箱箱蔬菜从货车上卸下,食堂择菜组就一丝不苟地挑选起来。“你这小油菜不太新鲜了。”小组长刘大姐一眼就看到了油菜上的小“黑点”,在食堂工作这些年,食材上的任何问题都逃不过她的“鹰眼”。

食品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让学生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干净”,是食堂员工们共同坚守的信念。每一道进入师生口中的食材,都会经过层层审查:食堂负责人王尊显老师先到菜市场初步筛选,然后供应商挑选新鲜的蔬菜送到学校,接着由负责择菜、洗菜的员工们仔细筛查,最后厨师们会选用最新鲜的食材进行烹饪。四道门槛,牢牢将“不新鲜”、“不好吃”关在了食堂门外。“今天的黄瓜可甜了,同学们都吃不够。”一位老师说,“昨天的砂糖橘也特好吃。”

重要的事情总是孕育在细枝末节之中,越是细微处,越不可掉以轻心。食堂无小事,四中餐厅团队经常组织员工大会,对卫生安全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每次进入食堂前,员工们都会仔细检查自己的个人卫生,从发丝到指尖,里里外外都不放过。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以高标准严格要求食堂环境。有人负责清理地板、有人负责刷洗锅盆、有人负责进行消毒、有人负责餐具清洁、有人负责设备维修……员工们分工明确,不留任何死角。刘大姐一直要求自己:“要清洁到一尘不染为止。”由于不停地消毒清洁,员工们的一双双手在日复一日地劳作下变得干枯龟裂,但这群朴素的人却一直坚守在第一线。他们常常说:“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对学生负责,要让家长放心。”

“学校的食堂很干净,服务也很好。”在员工们的努力下,学校食堂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如潮好评,“菜品齐全,营养均衡,口味也挺好。”南瓜卷、麻辣烫、鱼香肉丝、肉炒蒜黄……各式各样的菜品都颇受师生喜爱。既要合理膳食,又要一周五日不重样,为此食堂的赵大厨和刘大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在王尊显老师的倡议下,厨师们制作调查问卷,参考师生意见制定菜谱。功夫不负有心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成为了抚平学习的疲倦的“灵药”,成为了令师生流连忘返的烟火滋味。“太好吃了,每次都吃撑。”师生们都喜欢食堂的饭菜,“营养全面,安全卫生。”

学生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精力旺盛,青春洋溢,为了给学生补充充足的营养,厨师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保质保量的饭菜,还要在学生来前把饭菜分好上桌。就像刘大厨说的那样,他们是在“抢时间”。食以厨为先,厨以艺为要,想在紧迫的时间里做出好吃的饭菜,刘大厨需要集中全部精力,一天下来,那双掌勺的手几乎酸痛得抬不起来,而这也是食堂所有厨师们的日常。从凌晨忙到傍晚,只有中午吃饭的半个小时可以歇口气,对于头发花白的员工们来说,这绝非易事。“谁家里都有孩子,就像给自己孩子做饭一样。”赵大厨说道,“其实比在家里炒菜更上心。”既要日复一日保证菜品质量,又要不断精进厨艺水平,闻着油烟,泡着冷水,但是看到师生们吃得高兴,大厨们却纷纷表示:“一切都很值得。”

在食堂员工里,最年轻的也已经四十五六岁,但他们却从不对工作推三阻四,王尊显老师不由感叹道:“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很棒。”

将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那就是不平凡;让简单的事情几近完美,那就是不简单。面对这群可爱的人,孩子们也诉说着自己的敬意与亲近。后勤赵大哥负责检修设备,维护着食堂安全。他是第一个来到食堂、最后一个离开食堂的人,这样日复一日陪伴了学生17年,他说道:“有时候学生和你亲近了就会喊你一声爷爷,每当这个时候,那份责任感便涌上心头。”于细微处见深邃,油烟气染白了员工们的白发,熏黄了洁白的围裙,在食堂的一方狭小天地中,他们用最赤诚的情怀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常见的滋味在一口锅里碰撞出新的惊喜。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食堂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因饭菜聚在一起,也在团团围坐中寻到脉脉温情。“不能让老师们饿着肚子去教书育人。”傍晚的校园里,本该空无一人的食堂却传来一阵阵菜香,这是食堂员工在为即将去家访的老师“开小灶”。“很感动。”饭菜的热气让老师们倍感温暖。食堂里发生的一幕幕也令孩子们记忆尤深,为了让腿脚不便的学生吃上热乎饭,员工们自发成为“快递员”,每到饭点便由一位员工去送餐。育人育心不一定要登上三尺讲台,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言传身教。亲眼目睹过员工们的奉献与辛劳,孩子们发自肺腑地说:“想对食堂的老师们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在食堂工作这些年,员工们也在见证着学校的成长。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员工们用一桌桌“接风宴”迎接新生,又送一届届毕业生离开学校。食堂员工们做着最朴素的工作,用多滋多味的家常菜承载了学生三年的时光。在校时,家长常常叮嘱孩子“别挑食”;离校后,家长却往往叮嘱孩子“别乱吃”。城阳四中每到饭点便传出的扑鼻饭香、那一道道凝结了爱心的饭菜,也成为了游子内心的美好回忆。

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许不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平凡成就了伟大;在食堂的琐事里,也许最后没有什么令人震撼的成果展示,但正是细节带来了深邃。很多食堂员工不太习惯用语言展示自己,却在平凡中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赤诚,在城阳四中食堂的烟火中,他们用言行传递着信念,用平凡演绎着精彩,让这淡淡校园烟火气充盈着浓浓麦花香。

主编:焦建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QdZZ3NZdD.html

(0)

相关推荐